这张照片拍摄于1975年,地点在美国纽约,画面中马英九英俊潇洒,身旁的女朋友则显得温婉聪慧,宛如一幅美好的画卷。在照片的右侧,身穿深色长袖衬衫和黄色裤子的年轻人就是当时25岁的马英九。而在照片左侧,红色毛衣配蓝色牛仔裤的女子是周美青,彼时的她23岁。
两位年轻人是纽约大学的同学,其中马英九是学长,周美青则是学妹。画面中,二人坐在一张长椅上,肩并肩,面向镜头,展现出甜蜜无比的氛围。透过画面右下角那几片落叶以及他们的着装,再加上左边的绿草,看来当时的季节应该是早秋,估计是九月份的样子。伴随着柔和的阳光和长椅上的小吃,我们推测这时正是下午的悠闲时光。
马英九旁边摆放着一盒类似牛奶的饮料,而周美青手中则捧着一杯像是冷饮的东西。显然,他们正在享受轻松的下午茶,惬意地度过着这段午后时光。根据周美青手中的冷饮,我们可以推测那时的气温应该相对温和,很有可能是早秋的季节。背景中出现的教学楼极有可能是学生宿舍,因此我们判断照片的具体拍摄地点就是纽约大学。
展开剩余70%视线移向左侧的那辆蓝色汽车,宛如一道充满美式风情的亮丽风景线。这种平头汽车在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的美国随处可见,电影《教父》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车辆。回顾当时,马英九能够远渡重洋来美国读书,实在是人中之龙凤,而周美青作为一名女子,在那个年代能够留学纽约,更是才华出众的代表。
在遇到周美青之前,马英九曾经谈过两段恋情,而他与周美青携手走到最后,除了命运的安排,更多的是周美青的真心相伴。马英九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由于缺乏经济支持,他坚定地选择不向富裕的父亲求助,决定独立自主,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,踏上自谋生路的旅程。老话有云:容易设想,但行动起来却是不易。
在攻读博士的岁月里,马英九的学习任务异常紧张,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兼职。在此时,周美青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支持马英九经济的重任。她每天在餐馆、图书馆和学院之间奔波,身兼三职,忙得不可开交。尽管身体和心灵都感到疲惫不堪,但她从未想过放弃,因为她知道马英九需要自己的支持去追逐他的梦想。
马英九没有辜负周美青的期望。在攻读博士期间,他刻苦努力,学习成绩优异,最终顺利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。这在七、八十年代是十分值得骄傲的成就。博士毕业后,马英九在美国工作了几年,随后返回台湾(地区),担任蒋经国的翻译,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之路。最终在2008年,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的领导人,达到了人生的巅峰。
取得成就后,马英九与周美青的爱情依旧如初,十分幸福。他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抛弃初心的伴侣,而是坚守相伴。作为一名政治家,马英九坚持“一个中国”的立场,铭记历史,承载着对祖宗的敬仰。同时,作为一位男人,他也展现出过人的担当,并未对美色抱有贪念。值得一提的是,马英九和周美青育有两个女儿,分别名为马元中和马唯中。
这幅于1975年拍摄的照片,记录了马英九与妻子周美青在纽约大学的美好瞬间,成为珍贵的历史纪念。对此,我将此文献给历史,纪念那段光辉岁月。
发布于:天津市